“国展”是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简称,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,参与人数最多,最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性美术展览。
12届国展有将近五万人投稿,共收到52620件作品,创造了一个新纪录。其中,有30%的作品来自全国146所书法专业院校的学生,这说明书法正以独特的魅力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,创作队伍越来越有朝气。
这也意味着书法艺术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群众基础越来越深厚,假以时日,全民参与也不是没有可能。
跟往年一样,12届国展里,也是行书和草书作品占据了多数。其中,一名80后美女的“烧鸡体”行书引起了评委们的强烈关注,让评委由衷感叹:小小年纪就能把“烧鸡体”行书理解得如此透彻,并将笔意发挥到了极致,实属书法天才,其表现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。
“烧鸡体”是对晚清第一书法大家何绍基书法形态的谐称,他的传统功底非常深厚,擅长熔古铸今,书法五体都很精通,尤以草书成就最高。他的书法最大的亮点是,打通了篆隶和行草之间的界限,给行草书融入了篆隶的笔意,让线条生发出雄强、古拙、醇厚的味道,非常耐看。
反过来,他又给篆隶里边融入了行草的笔意,有时还会将颤笔接入篆隶,让篆隶体现出灵动纵逸的趣味,同时又不失金石之气。
以“烧鸡体”见长的女书法家就是刘金璐,1988年出生在山东东营,201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,2016年拿到华中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学位。现为中国书协会员、山东东营市书协理事、东营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。
刘金璐上大学时主攻国画,书法只是必修课之一。然而,书画自古不分家,书法里的许多笔法和墨法跟国画都是相通的,想画好国画没有书法功底肯定不行,于是,她开始重视起书法。
在导师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黄峰的引领下,刘金璐开始深入钻研书法,耗费十年时间,把书法史的演变认认真真研习了一番,被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和震撼。从此,沉溺书法里难以自拔。
学习过程中,刘金璐深知博采众长的好处,广泛涉猎各种书体,先从篆隶学起,然后接触行草和楷书,每种书体都认真临摹,目的是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气质的书体,以便自己将来重点研习,构建出自己的书风。
后来,宋春青老师建议她专攻颜体,因为颜体里边传统的东西很多,融合了许多名家笔法上的优点,深入颜体容易领略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。
她学颜体时,同时关注了许多学颜体有所成就的书法家,当看到何绍基在颜体宽博疏阔的基础上,又创造出清刚纵逸之气时,一下子被深深吸引,仿佛找到了书法上的知音。
这个发现给她的书法定下了基调,她随之决定将何绍基的笔意发扬光大。
何绍基的书法有三个鲜明特点。
一是中锋用笔和篆籀笔意。
何绍基的作品以中锋笔法为主,运笔缓慢,线条方向以顺势运笔居多,行笔时通常追求滞涩感,好让每一个线条体现出力透纸背的感觉,去除平滑浮躁之气。
侧锋线条看起来固然洒脱飘逸,但缺乏弹性和力度感,中锋用笔正好可以弥补这些。何绍基书法线条是标准的中锋用笔,让笔锋完全聚合,顺势而出,如同横扫千军,笔墨完全渗入到纸里面,给人入木三分的感受。
当然,何绍基在行笔过程中并非直来直去,一扫到底,而是分段传递笔势,这就让线条始终保持着含蓄、古拙的味道。
二是“颤笔”的运用。
“颤笔”是为了解决线条的节奏变化和形态内涵。
书法创作中,如果用笔过快,线条虽然看起来流畅,但会导致线条平滑、轻浮、孱弱的毛病。如果用笔过慢,容易让线条呆滞、死板。所以,折中处理是最好的方式,“颤笔”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生。
古人把“颤笔”称作“留笔”,晚清书法理论大家包世臣在《艺舟双楫》里如此解释“留笔”:留笔是在行笔过程中收住笔锋,并非轻浮带过,目的是让线条在纸面上形成一种滞涩感,表现出强烈的摩擦力,这样的话,线条才能生发出浑厚感和力度感,解决掉书法用笔里“徐、疾、平、滑、弱的问题。
当然,运用“颤笔”时也要有度,不能过于颤抖笔锋,否则,会让线条产生造作、夸张的特点。被众多书法爱好者戏称的“糖葫芦体”、“羊肉串体”书法,就是“颤笔”过度的表现。
三是外拓笔法的运用。
书法在用笔上有两个基本的表现形式,内擫笔法和外拓笔法。两种笔法在笔势、结构和骨力上有明显的不同。从笔势来看,内擫笔法在转折时多采用折的方式,而外拓笔法则多采用转的方式。内擫的骨力多于外拓,楷书多以中锋用笔,所以外拓笔法占多。
外拓笔法的最鲜明特点,是笔意向外拓展,以营造线条的厚重感和饱满的张力为目的,何绍基的《六一论书》,以及黄庭坚的《松风阁诗》,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等名作,都是外拓笔法的佼佼者。
刘金璐在书法探索中,正是遵循何绍基书法的三大特征,一步一步勤学苦练,并向上攀登。她现在的书法已经初步具备了“烧鸡体”的三大特征,只不过,在篆籀笔意和外拓笔法上还不够明显,需要加强学习。
当然,能入选12届国展,本身就是对她当前书法成绩的肯定。她还年轻,只要坚持下去,在书法上早晚会渐入佳境,成为青年书法家中的佼佼者。